爱看小说

繁体版 简体版
爱看小说 > 农女荣华 > 【第009回 清明时,雨纷纷】

【第009回 清明时,雨纷纷】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

这场及时雨飘飘洒洒下了**,直到第二天快亮的时候才停下。

天色阴沉,平时鸡鸣三遍后外面就有些亮光了。

梅家兴翻了翻身,对着梅荣华,问道:“姐,咱种的亚腰葫芦发芽了没有?”

“咋醒这么早?”

梅荣华早就醒了,听他说话,胳膊伸出来拍了拍他,说道,“人吃饱了才有劲儿干活,这种子也得先吃饱喝足了,攒够了劲儿才能钻出来,别着急。天还不亮,赶紧再睡会儿。”

梅家兴也听话,迷迷糊糊又睡着了。又过了一会儿,窗外有了光亮,梅荣华悄悄才起了**。

农家的空气本就清新,雨后更是清新地令人有些不适应,每一口空气仿佛都有了甜味。淡淡的猪粪味弥漫在空中,丝丝缕缕,竟也没有那么令人烦躁不堪了。至于树干树叶,花花草草都绿得扎眼。房顶院子被冲刷得焕然一新。

“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。”

这就是春雨了,虽然不见得下很大,却滋润了万物,清洗了整个世界的尘垢。带着这般心情,梅荣华伸伸懒腰,扩展胸肺,晃晃胳膊腿,准备开始新的一天。喂猪和鸡鸭鹅,似乎都是非常快乐的事情。

朱氏作为家里的女主人,也不是懒蛋,早早起来,来到灶屋里。

梅荣华手里的火折子刚刚吹着,却被朱氏吼住了:“傻闺女,还不赶紧熄了!”

“熄了干啥?”梅荣华不解,盖上之后,问道。

“咦,我的大妮子哎,你说熄了干啥?今儿个寒食,不准烧火做饭,这你都忘了吗?”

朱氏一副恨铁不成样的口吻,进得灶屋,掀开馍篮子,看了一眼,“就怕你没耳性犯了忌讳,得亏我起来的早点,点了火,你爹也轻饶不了你!”

据梅荣华的了解,寒食,就是寒食节,也叫“禁烟节”、“冷节”。

在农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,清明节前一二天。这一天,禁烟火,吃冷食。后来逐步添加祭扫、踏青、秋千、蹴鞠、斗鸡等风俗,这个节日至少已经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,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。不过按照她的记忆,在现代社会里,寒食节已经和清明节合二为一,统一过清明节,没想到这异世界竟然还保留着这古老的节日。

至于节日的最初来源和意义,唐代诗人张志真《寒食节》:寒食时节雨纷飞,春风杨柳映翠微。家家户户禁烟火,纪念贤臣介之推。

“原来是酱紫啊,娘,我错了,我睡觉睡迷瞪了,把它给忘了。下不为例,以后绝不再犯。”

梅荣华巧舌如簧,把话说得滴水不漏,小脸上还尽是歉意的笑容,这么一来,朱氏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。

“长点记性,今儿就凑合着啃点干馍喝点凉水。”

朱氏点了点头,在馍筐里抓了一个,就开始大口啃起来,嘴里填满,还呜呜哇哇说话,“睡个觉,直叫我饿死了,”忽然瞪大了眼睛,拍了拍胸口,在水缸里舀一瓢水,咕嘟咕嘟就往嘴里灌,最后“啊”的一声才咽下去,“差点噎死娘”,缓过起来,对梅荣华说道,“趁着这会儿不下了,我跟你爹等会儿得去上坟,好好哄你小弟,别叫人欺负了。”

上坟?古代的农家人是怎么上坟的?

梅荣华充满了好奇,还不忘站起来朝朱氏回话,“娘我造了,有我这个姐在,只有小弟欺负人,不敢有人欺负他!”

“人家不欺负咱,咱也不能去欺负人家!”

朱氏瞪了她一眼,转身回到堂屋门口,狮子吼一般大叫道,“他爹,赶紧爬起来,趁着不下,赶紧去坟院啊!去的晚了,咱爹咱娘,还有咱梅家的先人该不高兴了!”接着又来到院子中央喊道,“大娃子,二娃子,三娃子,你们也都听好了,今儿个寒食,啃啃干馍喝点凉水,不准玩火!”

梅荣华揉揉耳朵,表示娘亲在这样不发达的年代,自带扩音喇叭,简直难得的很。

为了不成为朱氏嘴里惹先人不高兴的不孝子,梅世安起来的飞快,打盆水洗把脸,提了把铁锨,这就出发去坟院。

梅家的坟院在村子东边的树林里,走起来也就百几十几米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